学院目前共有5个本科专业:工业设计(4年制,理工类招生,国家级一流本科示范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产品设计(4年制,艺术类招生,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环境设计(4年制,艺术类招生)、视觉传达设计(4年制,艺术类招生,省级一流本科示范专业)、数字媒体艺术(4年制,艺术类招生,省级一流本科示范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创建于1987年,是国内最早建立的理工科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之一,本专业经过30 余年的精心发展,现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具备较高的教学、科研、实践能力,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现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一流示范专业、辽宁省工程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适应行业发展长远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突出的设计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设计师职业素养,具备一定国际视野,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从事设计研究、设计教育、设计推广以及设计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
专业特色:该专业为工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型专业能力,着重于产品设计与开发、用户体验设计、智能制造、系统设计、交互设计等领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设计基础扎实、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适应范围:1) 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智能制造、界面与用户体验设计、产品系统设计等行业的相关创新设计工作;2) 在设计公司中担任智能产品设计、工业设备设计、医疗器械设计、交通工具设计、交互产品设计、家具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设计创新人才;3) 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担任工业设计教学,以及科研工作。
培养标准: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4年以上的合格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设计表现(1)设计表现基础、设计表现(2)设计创意表达、设计理论(1)设计史、设计理论(2)人机工程学、设计理论(3)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工程(1)工业设计制图、设计工程(2)材料与设计、设计工程(3) 机械机构基础、设计力学基础、智能硬件与编程、AIGC、产品语义设计、人机交互与体验、伦理性产品设计、航空产品设计、汽车工程与设计、公共服务设计、城市家具设计、设计整合。
特色课程:设计理论(2)人机工程学、设计工程(1)工业设计制图、设计工程(2)材料与设计、设计工程(3) 机械机构基础、人机交互与体验、航空产品设计、汽车工程与设计、公共服务设计、设计整合等。
创意产品设计

公共设施设计

交互界面设计

交通工具设计

装备产品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成立于1999年。经过多年探索,现实施专业基础课程与工作室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面向城市规划与建设、建筑及室内设计、美丽乡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学校工科背景,以“立足航空、交叉、融合”为鲜明特色,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设计能力及创新意识的环境设计领域一流专业综合型人才。使本学生系统掌握环境设计相关理论知识,了解设计表达、建筑与室内设计、规划与景观设计、设计思维方法、文旅建筑与环境、低空经济场地设施、虚拟空间、设计管理等专业领域,具备较强的设计创意能力和设计表现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设计策划与实践能力。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成为环境设计相关企业、设计院所(公司)从事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空间设计及设计服务体系的高级专门设计人才,并可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和相关行业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环境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设计学、美术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人体工程学、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注重审美、设计思维、科学技术培养,本专业专业建设面向未来,应紧随科技发展,立足航空,服务地方,发挥环境设计针对多维空间研究的特性,为改善人居环境,优化生活方式培养创新人才为主旨,在公共空间景观环境设计、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地域景观与室内陈设、航空相关空间、低空经济场地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与实践能力。
适应范围:1)景观设计行业相关的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公共空间景观环境设计、工业用地的景观设计、城市设计等设计创意及工程实践相关工作;2)室内设计行业相关的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室内陈设、展示设计等设计创意及工程实践相关工作;3)数字建筑大模型数据行业相关的数据模型创建等设计创意及相关实践工作;4)高等院校、教培机构中的环境设计教学工作。
培养标准: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合格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设计色彩、设计构成、设计表达、设计心理学、设计思维与方法、人体工学、建筑与室内设计、规划与景观设计、设计整合、AIGC创意设计、照明设计、建筑测绘写生、文旅建筑与环境设计、低空经济场地设施设计、虚拟空间交互设计、候机空间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始建于2000年招生的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现为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经过2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专业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系统掌握必需的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和艺术美学的原理知识,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性设计文化视野和中国设计文化底蕴、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较高审美素养和设计创新能力、具有多元技术应用和协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设计创作、设计教育和研究、设计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设计人才。本专业为具有设计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本学科方向培养的毕业生能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相关企业、设计所(公司)从事艺术设计的高级专门设计人才,可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和相关行业的技术与管理的工作。
专业特色:该专业为设计类的应用型专业,着重于品牌设计、广告招贴、书籍装帧、包装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动画设计、交互设计等领域的设计与创意能力的训练,培养设计基础扎实、视觉传达设计创意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适应范围:1)品牌设计、广告策划、文创设计等行业的专业设计工作;2)设计公司中与产品开发相关的广告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网站开发、多媒体设计等工作及研究与管理工作;3)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的艺术设计教学和科研工作。
专业培养标准: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4年以上的合格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创意写生表现、设计色彩、艺术概论、视觉传达设计表达、AIGC 创意与表现、创意思维与图形表达、版面编排设计、文字符号设计、商业广告设计、IP形象设计、包装材料与结构设计、互动广告设计、视觉影像与视频编辑、广告与品牌综合设计、信息传达媒介综合设计等。
特色课程:信息可视化设计、印刷原理与设计、视觉叙事表达、视觉营销策划、品牌设计、航空航天文创品设计、视觉体验与服务设计、地域产品包装综合设计等。
海报设计

文化衍生品设计

插图设计


包装设计

字体设计

非遗传承人进课堂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建于2004 年,是辽宁省乃至国内较早建立的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之一,经过多年的砥砺深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已建设成为省级一流本科示范专业。本专业专业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实践能力,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需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和艺术美学原理,了解数字艺术创作、数字媒介交互、智能交互影像、数字孪生设计等设计专业领域的工作,具备较强的设计创意能力、设计表现能力及相关设计软件熟练应用能力,同时需具有较强的设计策划能力、管理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本学科方向培养的毕业生能成为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企业、设计所(公司)的高级专门设计人才,可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和相关行业的技术与管理的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设计类的应用型专业,着重于虚拟现实、游戏互动、三维动画、网络交互、数字插画、数字特效、数字孪生、智能交互体验等领域的设计与创意能力的培养,培养设计基础扎实、数字媒体艺术创意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适应范围:1)数字手段的艺术创作、数字媒介的交互与实现、智能交互影像、数字孪生设计等行业的工作;2)设计公司中从事虚拟现实、网络交互设计、三维动画、平面媒体、数字游戏、数字插画、数字特效、智能交互体验设计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设计创新人才。3)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的数字艺术设计教学和科研工作。
专业培养标准: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4年以上的合格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数字版式设计、数字插画漫画设计、创意思维与方法、数字动画案例与创意 、动画美术设计、二维动态表达、摄影技术基础、视听语言、二维动画设计、数字影像叙事、三维动画建模、三维动画渲染、三维动画与绑定、三维动画特效、编程基础、三维动画设计。
特色课程:智能硬件与影像交互、交互引擎技术、游戏设计、虚拟现实设计、用户体验与服务设计、智能媒体产品设计。
虚拟现实设计

动画设计

人机交互设计

数字游戏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