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简体中文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

威尼斯双年展起源于1895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展会之一,它所包含的国际视觉艺术双年展与国际建筑双年展隔年交替举办。2005年,中国首次以“国家馆”的身份亮相威尼斯艺术双年展,自此开启了中国馆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历程。十多年来,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以下简称“中国馆”)已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发展成就和水平的重要窗口,也成为中国优秀的策展人、艺术家和建筑师走向国际的重要平台。2023年6...


查看更多
关于举办2023年辽宁省普通

校内有关单位:本竞赛以“设计智造·美好生活”为主题,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成果,秉承以赛促教的理念,通过为学生提供展示、比拼、成长的平台,推动工业设计教育事业发展、激发工业设计及产业动力,展现青年设计新力量。(一)参赛对象与要求1、参赛对象为我校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研究生。2、为贯彻落实协同创新精神和促进培养工业设计复合型人才,鼓励不同学科专业学生跨学科、跨类别报名参赛。3、所有参赛者均要在我...


查看更多
学院创新工坊简介

金木工坊

金木工坊隶属于设计艺术学院实验中心,也是设计艺术学院创新工坊之一,是一个综合性的制作加工实验室。金木工坊依据加工工艺分为机加区、研学区、雕刻区、手工区、木工区、钳工区等工作区域,构成一套基本完整的机械与精加工、木型与家具制作、雕刻加工体系。工坊内还特别建设了3D工坊,为学生提供三维制作的实践场所,实现设计方案快速成型。配合学院的教学实践,金木工坊可承担学院相关教学实践课程和学生毕业设计创作。

金木工坊始建于1988年,实验室面积近907平方米。工坊内仪器设备总值约70万元。有实验指导教师6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2人,专职实验人员2人。

教学任务承担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设计训练1》、《建筑模型制作》、《数字媒体创新设计》、《数字化制作综合实验》等课程,毕业设计和其它比赛等实践、科研活动。

主要实验设备金木工坊主要包括车床、铣床、台钻、砂轮机、带锯机、钳工工具、激光雕刻机、数控雕刻机、弯管加工、高温烘箱等。3D工坊主要包括3D打印机、手持激光三维扫描仪等设备。

运行机制本科教学:根据培养计划安排,在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进入工坊实验。主要由任课教师负责。开放实验主要包括培养计划外的课程实践、作业、毕业设计、比赛作品等需要使用工坊,由学生负责人提前申请,登记签到后,进入工坊进行开放实验。主要由工坊负责人负责。



泥塑工坊

泥塑工坊隶属于设计艺术学院实验中心,设计艺术学院创新工坊之一,是集教学实践、技艺传承、艺术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平台,是进行雕塑设计制作、陶艺制品设计与制作和油泥模型制作等教学环节的实践场所。工坊的建设立足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特点,融合数字技术与当代艺术理念,可以进行各种材料的雕塑造型,满足大型雕塑作品的空间要求,打造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交叉融合的创作空间,推动泥塑艺术的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

泥塑工坊始建于2009年,实验室面积496平方米,分为雕塑室和陶艺室。工坊内仪器设备总值约18万元。有实验指导教师5人,其中,讲师4人,专职实验人员1人。

教学任务:承担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专业设计》、《模型制作与工艺》、《手作—人偶设计》等课程,毕业设计和其它比赛等实践、科研活动。

主要实验设备:雕塑工作台、雕塑转台、油泥汽车模型工作台、电热鼓风干燥箱、电窑、拉坯机、热成像仪、高度尺、油泥工具等

运行机制:本科教学:根据培养计划安排,在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进入工坊实验。主要由任课教师负责。开放实验主要包括培养计划外的课程实践、作业、毕业设计、比赛作品等需要使用工坊,由学生负责人提前申请,登记签到后,进入工坊进行开放实验。主要由工坊负责人负责。



印染工坊

印染工坊隶属于设计艺术学院实验中心,也是设计艺术学院创新工坊之一。工坊以丝网印刷技术为核心,融合传统印染工艺与现代设计思维,打造集教学、创作、研发于一体的开放性实验平台。学生通过对印刷图形的设计、底版制作方法及印刷工艺的研究,对印刷油墨色彩的组合与调配进行实践,完成学生设计作品的转移印花成品制作。工坊聚焦图案设计、色彩实验与材料创新,连接纺织艺术、平面设计、文创开发等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传统技艺底蕴与数字化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印染工坊始建于2007年,实验室面积69平方米,工坊内仪器设备总值约10万元。有实验指导教师2人,其中,讲师1人,专职实验人员1人。

教学任务:承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丝网印刷实践》、《印刷原理与设计》等课程,毕业设计和其它比赛等实践、科研活动。

主要实验设备:绷网架、手印台、卧式烘版箱、丝网晒版机、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干燥架、气泵等

运行机制:本科教学方面根据培养计划安排,在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进入工坊实验。主要由任课教师负责。开放实验方面培养计划外的课程实践、作业、毕业设计、比赛作品等需要使用工坊,由学生负责人提前申请,登记签到后,进入工坊进行开放实验。主要由工坊负责人负责。


数字艺术中心

数字艺术中心隶属于设计艺术学院实验中心,也是设计艺术学院创新工坊之一,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字影视制作能力和交互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数字艺术中心以高质量数字影像制作技术的实践应用与研究为核心,构建了完善的数字内容生产体系,搭建了从数字影视拍摄、数字虚拟录播、数字录音,后期编辑、输出和数字放映全流程制作环境,为各项实验的开展与教学实践提供了优质的设备技术平台,同时也为学校提供"金课"、“精品慕课”等网络课程提供专业级课程录制服务与场地。

数字艺术中心前身始建于2009年,2021年完成虚拟录播室综合改造,目前面积约平542平方米,分为非线编辑室、录音室、录播室与综合教学空间。仪器没备总值约100万元。中心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现有副教授2人、实验指导教师1人、专职实验师2人。

教学任务承担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视觉传达等专业的《数字化综合实验》、《数字摄影与摄像技术》、《新媒体艺术创作》、《数字音效》、《交互设计》等课程,毕业设计和其它比赛等实践、科研活动。

主要实验设备摄影灯、绿幕、数字录音系统、后期编辑系统、数字放映系统、虚拟录播系统等。

运行机制本科教学方面根据培养计划安排,在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进入工坊实验。主要由任课教师负责。开放实验方面培养计划外的课程实践、作业、毕业设计、比赛作品等需要使用工坊,由学生负责人提前申请,登记签到后,进入工坊进行开放实验。主要由工坊负责人负责。




创新
Innovation Center